千缕小情思:口述:洋老公带我看心理医生,性医生…… – 分享日记

千缕小情思:口述:洋老公带我看心理医生,性医生……

当我和先生结婚前,他要求我在一份财产公证材料上签字,说明婚前他的财产与我无关,我心里确实不好受。我打往中国的长途电话费他都向我要。有一次我接我的中国朋友从机场回来,10美元的汽油钱,他当着朋友的面也向我要,的确让我下不了台。

丈夫和我算得那么清,作为妻子的确尴尬不已。不过,当我真有困难经济承担不了时,他也会慷慨解囊。

去年夏天,我15岁的女儿考上了美国一所有名的艺术学院,需要一笔可观的学杂费,我把全部的积蓄都拿出来还差l000美元。

这时丈夫很慷慨地拿出l000美元给我,他说这钱就算对女儿学业的一点赞助,我真的很感激他。去年中国水灾,他拉着我去华人社区捐了500美元,那份热心肠使我感动不已。

我和他开玩笑说,这500美元给我,可以给我父母打多少次电话。他急了:“那不行,那不行。”和丈夫相处久了,我理解了他们的生活中分得清和分不清的界线,有人情和没人情的真谛。

我在中国虽然有几年的婚姻生活,但仍然是个性盲。“性”绝对不是无师自通的,我的丈夫虽然比我大10岁,不但从容颜上看不出这么大的差别,在精力、体力上也很充沛。

刚和这位洋丈夫结婚时,做爱技巧上不去,合作不和谐,我甚至讨厌他的一些做爱行为,抑或视为“不堪忍受的丑陋的折磨”,因而我们的婚姻曾经面临危机。后来,他多次带我看心理医生、性医生,也租来很多A级影片看。现在我才体会到那种性生活的愉悦。当然,现在我也时而感叹:在中国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们太注重柴米油盐的日子了。

点评:美国丈夫对金钱的使用与中国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与历史文化背景有关,这是东西文化在婚姻里的最大冲突。在钱上分得清清楚楚,这并不等于离心离德,这就是他们的文化。中国人的婚姻是以共同理想爱好为基础,美国人的婚姻是以和谐甜美的性生活为基础。

澳大利亚丈夫:超前消费崇尚享受

口述者:吴冬,32岁,已婚4年

我原是中国重点大学的英语教师,嫁到澳大利亚后便在一所高校当中文教师。中国夫妇之间一定要“心贴心”,澳国人不懂心贴心的过程,他们也理解不了那么深沉的爱。我承认和这位洋丈夫结婚就是为了绿卡,但我不想骗了绿卡就走,我愿意真诚地和他过一辈子。

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我和洋丈夫在文化生活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差异:特别是消费和消遣。我白天工作很累,下班一进屋就想躺下,他累了一天下班后还要去打球、跑步。

周日我很想在家安安静静休息,洋丈夫却一定要开车到很远的地方体会大自然。我喜欢节省花钱,每个月存一点钱,他则喜欢用信用卡,超前消费。我们的房子、汽车、家电全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他每个月都要把钱花光。为此我经常和他有些磕磕碰碰。

暑假中,一次他想和我到海边去旅游。而我却想节省点钱,坚决不同意去。他固执地说:你太辛苦了,你必须轻松一下。我说我们没那么多钱啊!他却说我们不是存了l000澳元吗?

怎么能说没钱呢?我告诉他我们成了家,存点钱要准备应付突然的事件。他笑话我,想那么多干什么?他硬拉着我去旅游了。3天把l000澳元全部花光了。他说,中国人光知道存钱,好像人活着就是为了存钱!如果有钱不去享用,光存钱那不成了金钱的奴隶?!你只有花钱才能拼命地挣钱。

我总觉得澳国人太崇尚享受,我们又太主张节俭。要维持婚姻,又改变不了我的澳国丈夫,往往是压抑和委屈自己。这也是中国女人对涉外婚姻的一种付出吧。

点评:澳大利亚丈夫超前消费、崇尚享受,他们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与我国有很大的区别。要想嫁澳大利亚丈夫就要有心理准备,否则就会感到压抑和委屈自己。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