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琼瑶阿姨制造了一批剩女?……
在百度上搜索“剩女”两个字,得出如下解释:
剩女,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
……
你还可以找到其他的一些解释。大致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总结如下:
“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的一个新称号,也可以称为“3S女人”:Single(单身)、Sen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单身,这些人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比她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比她们年纪小的也在挑三拣四之后喜气洋洋地嫁人了;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们。有的人说,“剩女”是被男人制造出来的。因为她们独立,有工作,有房子,有车子,普通的男人不敢往旁边站,至于优秀的男人,他们更不急。他们改追事业追名牌,泡健身房泡咖啡馆,就是不泡妞。
剩女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生活环境舒适幽雅,却在爱情上迟迟停留不下来。她们有充实的干劲追求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远大的理想,出类拔萃的另一半。出类拔萃的男人是不会在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要做好她们背后的男人,压力太大。这样导致长时间感情生活不协调,迟迟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随着年龄
增长,也就在社会上剩了下来,所以成为了剩女。
我有些晕。
有的人说,“剩女”不是被制造,而是“自造”。不是一个女人自己造,而是整个女性群体合力制造。没有男朋友,ok?我们可以去学瑜伽、普拉提,可以去学花道、茶道……想让我们闺阁幽怨思嫁心切?对不起,没空。万一上一秒嫁给“委曲求全”,转瞬就碰见了“真命天子”,又该怎么办?但并不是说“剩女
”们都信奉不谈爱情。只是人生,确实有太多意外。把握你可以把握的,而对你无法把握的,不强求、不忧心如焚。人生只有一件事,在我们自己掌握之中:走到底——按照心灵真实的渴求走到底。
其他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剩女大多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比如说我吧,比如我身边的很多人,的确都是这样。有天我偶尔还看见一个分析,当初很汗颜,为什么1970年代剩女比较多?那是因为琼瑶阿姨。我们这一代,大多是看琼瑶小说长大的,小说里告诉我们一个完美的爱情故事,男人是帅哥,女人清纯貌美,他
们经历风雨,最终走到一起,只有美丽纯真,看不到世俗的可憎,或者即使看到了世俗的可憎,也最终胜利了。小说或者电影里的男女主人公,无论穷富,都白皙美丽,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
对于琼瑶小说,我似乎知道的不多。记住了绿草苍苍,白雾迷离,却记不住是哪部影片,记住了婉君却不记得情节。在同龄人都迷恋琼瑶的日子里,我一直在看《红楼梦》和三毛的书。
我更喜欢的是三毛,我最崇拜的是《红楼梦》。我喜欢三毛的生活方式,喜欢思想和身体不断地流浪,这是我不愿意被家庭束缚的一个原因,而且我知道林黛玉是现代男人不喜欢的,偏偏我喜欢她,喜欢对男人苛求,否则虽不会哭哭啼啼,但也会对男人失望。我觉得,如果说一定要说是谁制造了我这个剩女,那就是
曹雪芹和三毛吧,他们告诉我一个美丽的故事,告诉我活着要真诚,要唯美,然后又告诉,苛求这个的结果是美丽地死去……
琼瑶似乎给了更多人活下去的希望,给了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而三毛和曹雪芹老先生告诉我的,是繁华散尽,人生不过是一场梦。这个感觉,13岁那年就已经很清晰了。行走之中,一切都不过是路过,去留无意,有什么好计较的呢,给爱我的人擦肩或者拥抱的机会,给不爱我的人一条生路吧……
有时候看韩剧,对传说中韩国人生活压力大的说法就很怀疑,那里面把家庭演的很温馨,看不出活着有什么艰难的,总是勾起你对婚姻的向往。影视文学的确会影响一些人的人生观,尤其是在青涩年代,所以有些东西,限制一下也是应该的,积极和悲观,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人生,这是不争的事实,否则为什么有些人
就觉得遭罪也是幸福,有些人宁死不从呢?
本来不想写了,今天是妈妈的忌日,可是,写一些,忘记内心的伤痛吧。
2009年8月8日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