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文集:七十年代生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骨子里大多有“愤青”的情结。那个年代的学生正处在空前的“解放”里,不用去学一些将来注定是用不上的东西。一身军装绿中,滋养着他们热血的青春年华。所以,长大后的他们大多负有责任感,懂得知足常乐。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性格里多了些“时髦”的东西。牛仔裤、电子表、邓丽君的歌虽然被称为“靡靡之音”可还让他们如痴如醉。读书也掀起了从未有过的高潮,为了上大学,独木桥上挤的人山人海。所以,长大后的他们大多真诚执著,明白得来不易。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行为上多了些“前卫”的大胆。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什么人都不在乎,张爱玲的那句“出名要趁早”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大实践。爸妈只是个名词,偶像是歌星明星,有钱就有一切。所以,长大后的他们大多自信乐观,清楚自己的价值。
我,七十年代上半段生人。童年的记忆里有家属院里成长的青梅竹马,三分、五分的冰棍,小人书里的样板戏,也有大白兔糖飘着的香。年少花季除了爸妈对我们上大学的期盼,还有琼瑶笔下同生共死的爱情,席慕容温婉的“羊蹄甲”,汪国真那“只给世界留一个背影”,而三毛的野性美让我们知道原来漂泊也是一种生活。会和喜欢自己的小男生偷偷的去看一场电影,男男女女骑自行车去踏青,车篮里采满了野花。大学毕业有分配的工作,当时的本科生还有些了不起。恋爱时会去公园和电影院,大街上最多拉一下小手,没结婚爸妈不让我们住一起。会在恋爱两年左右的时间里结婚,婚纱照刚开始流行,早点生个宝宝是共同的目标。爸妈的话在我们面前还算有些权威,即使心有不满也没有过“离家出走”的念头。上大学才全面接触电脑,那时的网络也没那么疯、狂、快,用的最多的是为了学习和工作。
时代在我们面前变化的特别快,从大锅饭到下岗再到最低生活保障只用了十多年。儿时的伙伴有下岗的,有做官的,也有发财的,一见面都能说出一本“血泪史”,分不出来谁是真的好,谁是真的坏。不过,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还是幸运的,至少有人先富了起来,至少青春的色彩远不止那军装绿,至少我们最终还是跟上了这个时代。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骨子里有传统的理念,精神上又要追求时尚,所以有些事情做不到尽善尽美,有些时候我们也缩手缩脚。心灵世界常常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我们追求着,又困惑着,我们向往着,又害怕着。在社会转行的这个时刻长大,不把自己弄的不伦不类就不错了,闹一些小情绪和一些小迷惘,都正常。不成猥琐的男人,不当绝望的主妇,应该是我们这个年龄男女的生活目标。可正因为我们生活年代的特殊性,有些男女在情感上还是迷失了,于是,七十年代上半段出生的人很多在离婚,有多少是情感已逝难再续?又有多少是忘记了根本追风过了头?七十年代下半段出生的人很多在单身,有多少是缘分没到的认真等待?又有多少是不知天高地后的把自己先高高挂起?有些男女在生活上迷失了,比上不足就把自己低到了角落,随着青春一起逝去的还有我们的脊梁,是遗憾也是悲哀。
生活是现实的,我们这些七十年代生人毕竟是看《地道战》、《平原游击队》长大的,我们的心里有祖国,有天安门上的太阳升,所以,我们也有担当。我们跳交谊舞,也爱蹦迪,我们的眼睛里有潮流,有对上一代的尊重下一代的爱护,所以,我们也有爱心。我们会有失落,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感慨,但是,我们不退缩。梦想是辉煌的,我们在现实的生活里用七十年代生人特有的认真,去执著我们辉煌的梦想,即使悲壮也值得鼓掌。更何况,我们继承的传统就是不屈服,而且,我本善良。
我,生于七十年代,感到无上的荣光,也为我们七十年代生人喝一声彩!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