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音乐创作可以借鉴但不能“拿来”…… – 分享日记

分享日记:音乐创作可以借鉴但不能“拿来”……

音乐创作可以借鉴但不能“拿来”

当自己的劳动成果遭遇“拿来主义”,当事人会是怎样的感受?心中的一定是五味杂陈,似乎也没有一个说理的地方,只有无奈……

当下的音乐圈里,有实力的创作歌手就那么几个,无数的似乎很红的歌手还都是在靠别人写歌或者是买断他人的作品,权当叫它“拿来主义”吧。娱乐圈里的人都在把自己往全能艺人方向打造,什么“演而优则唱,唱而由则演”,什么“自己亲自操刀,全心打造”等等,歌手的新专集或者是新歌一问世,就会有众多人的追捧,新闻一定会爆出“什么什么销量突破多少多少万,什么销量冠军”,真的会是这样吗?表示怀疑……那么为什么会有可观的销量和市场呢?因为歌手或者艺人身后的忠实粉丝,他们真的很忠实。佩服!

当音乐创作掺杂了太多了“借鉴”或者“拿来”,当无数的听众听到了许多歌曲都是那么相似,还会培养出更多的歌迷和听众吗?这无形中会造成听众的流失。今天又爆出李宇春的新歌涉嫌抄袭的新闻,想这个的新闻很多,比如《集结号》的主题歌“兄弟”,张靓颖的《画心》,等等,这些新闻也只能是新闻而已,很少有个圆满的结果的。

不能否认许多歌手在音乐创作的时候会听众多的歌曲或者音乐,他们需要在这些音乐中寻找某种灵感,一旦灵感来了一首曲子就会出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但是一旦这些歌曲问世后,在经过众多音乐爱好广泛的朋友的耳朵时,就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会有人站出来说“某某歌手的歌曲涉嫌抄袭!”

那么怎样才算抄?他说音乐界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标准,即“八小节以上雷同便视为抄袭”。但这样的标准,在法律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界定,而且只有歌曲的原著作权人才有权利去追究涉嫌抄袭者。所以,很多涉嫌抄袭的歌手、歌曲最终在众人的“口水”中渐渐被淡忘。

歌手的实力和魅力是靠歌手本身的,比如今年的春晚第一次采用真唱,就有许多歌手望而却步,因为他们经不起考验,他们会担心暴露自己的真实状况。所以会以各种理由来回避,当然理由是冠冕堂皇,可以还是会被人看出。

当你在疲劳或者是很郁闷的时候,你听一段美妙的音乐,会使你的心情放松,会让你的郁闷烟消云散。这就是我们普通大众,对一段好音乐的最基本评价。很难想象当我们听到一段“借鉴”而来的音乐或者是“山寨”版的,而原版的我们也听过,会是怎样的情绪?更加郁闷,愤慨或者是鄙视。音乐是可以借鉴的,但绝不能“拿来”。

支持请投票 反对请投票

约稿、策划、情感倾诉:QQ:(注明博客)

MSN: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