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贺岁档:并非中国电影的救命稻草(图)……
贺岁档:并非国产电影的救命稻草
本月20号,随着《火星没事》《我的唐朝兄弟》《熊猫大侠》三部电影的同时上映,拉开了2010年贺岁档的序幕。本年度是近些年来档期最长的一次,一直到春节后近90天,也是贺岁片最多的一年,粗略的计算一下有50部之多。专业人士预测,2010年贺岁档票房在20亿左右,平均两天就上映一部电影,势必会分散观众流。随之带来的就是各部电影的票房收入差别,有的赚得盆满钵满,有的血本无归。
单从现在的结果看,三部国产片与一部《2012》同时上映,小马哥去影院看《2012》的时候80%的放映厅都在放《2012》,给三部国产片只有20%的放映厅,看《2012》的观众都是提前买票才能看到。这样的现状票房可想而知,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熊猫大侠》上映三天票房一千万,咱先不说影片的好与坏,反正一千万的票房已经进帐了。
贺岁档平均每天上映近两部电影,可选择的数量多,对每部电影本身却并不一定有利,客观上造成了档期相互“撞车”,观众分流。有些影片本来可以获得更高的票房,却有可能在前后影片的夹击中匆匆下市。古装类型片密集上映,制片方投机市场的心理非常明显。但类型同质化,档期过密,想创造票房奇迹变得非常困难。即便是大导演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票房如何也有待检验。
在相同的档期,大量影片拥向影厅有限的影院,结果只有一个,那些投资巨大、阵容一流、噱头十足的大片才能真正享受“贺岁片”的待遇。影院会拿出足够的影厅热捧这些电影,其余的注定了只能当陪衬,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但它们依然顶着贺岁片的名头,跟在超级大片后面摇旗呐喊,是甜是酸只有自己明白。
虽然这两年国内在积极建设影院,但面对如此多影片,还是跟不上节奏。难怪艺术片的片方每天抱怨没有放映的阵地,实际上连许多商业片都没有栖身之地。贺岁档固然好,但竞争太激烈,90多50多部电影,平均每天1.8部新片上映,片方对此应当有个清醒的认识。对于大部分影片片方来说,调整心态,正确选择档期,往往比“贺岁”两个字更能赚到真金白银。
贺岁档虽然存在,但人为夸大了档期对票房的作用,上片一窝蜂,其实是一种急需改变的不良状态。实际上,中国的电影市场并不总像贺岁档这么拥挤,还有一些空白时间段没有被有效利用。《南京南京》就是在空档期上映,然后票房还相当可观,这是最好的例子。
一部又一部大片的票房出现井喷,确实带动了中国电影的繁荣景象,貌似国产片有了在国际影坛“说话”的资本,其实不然。真正成为大片的就那么几部,真正赚钱的影片也就那么几部,大部分的影片都是凑热闹。贺岁档,是有些电影的绝佳时机,也会是有些电影的滑铁卢。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到贺岁档,这事值得商榷,也是当前国内电影市场不成熟的表现。
策划、约稿:QQ:
更多评论:韩女星“陪睡门”让多少国内女星胆寒?
《我的唐朝兄弟》: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盘点:舞出精彩舞出名气的十大舞者(组图)
揭袁立伤疤的人很是无聊
爆料:《我爱记歌词》最大王牌朱丹下课?
《你永远不会独行》:剖析女性酗酒现实(图)
李湘的肚子究竟“忽悠”了多少人?(图)
娱乐私塾:娱乐圈里的另类“娱乐”(图)
《麦田》:黄觉的“丁字裤”和众寡妇成亮点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