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日记:上海电影节:泛华语电影的时尚派对…… – 分享日记

分享日记:上海电影节:泛华语电影的时尚派对……

上海电影节:泛华语电影的时尚派对

2011年,对于中国电影、对于上海国际电影节而言,都是非同寻常的一年。2010年电影票房已突破百亿元大关的中国电影产业,在这座见证了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的城市,通过一届国际电影节与世界再次“握手”,正在打造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和文化大都市的上海,敞怀拥抱四海宾朋,迎接电影奇葩的又一次美丽绽放。然而就在开幕式之前,国际影人见面会上,很多记者沾沾自喜的向请来的诸位国际友人提问,我们的电影票房已经突破百亿,貌似友人们并不感冒,对于中国电影他们只知道吴宇森、王家卫、姜文。这说明什么呢?

尽管与戛纳、柏林、威尼斯的电影节相比,中国上海举办的国际A类电影节依然是一名“青春少年”。但“金爵奖”评选自1993年始创,已成功举办13届、拥有18年历史。上海国际电影节自身的发展历程,已铸就了中国电影产业的一段经典。貌似已经成为了上海的一种名片,本届电影节官方又把去年的世博会提出了,后世博时代的又一重要的文化活动,做强做大做出产业做出品牌,已经十四届了还是在国内比较出名,国际上还是歇菜吧,要走的路太多了。

这是一段媒体上的文字“经过十多年品牌打造,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专业架构、活动规模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迅速提升,成为全球成长最快的国际电影节。在中国电影产业持续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比以往更具吸引力和关注度。无论报名影片、市场招展、创投项目还是出席红地毯、电影论坛的明星与嘉宾,其数量都再次刷新电影节创办以来的纪录。”报名影片和市场招展,红毯明星确实刷新了记录,虽然大雨但是红毯上众位女星搏命赢菲林,希望她们不要感冒。然而,这些记录有毛用呢,在国际上没名只能是自娱自乐,一场时尚派对罢了。

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国际12个A类电影节之一,举办了十几年,还是没有什么影响力,原因何在?红毯秀上基本都是国内混脸熟的,国外的寥寥无几,不是过气的,就是叫不出名的,太缺大牌了;国内什么二流三流不入流的电影都能来走红毯;老天爷不给面儿,但是众女星为搏出位频频上演湿身;评委缺乏公信力,入围的一些影片有的还不如没参赛的国产片;国内不重视影片素质的培养,又有多少导演和公司敢拒绝利益而站出来拍好片,来改善市场风气,来提高大多受荼毒的观众的眼光和口味,因为没人敢改变,也就没有进步。

开幕式正在进行的时候何平导演就在微博上和著名影评人暗夜骑士展开了讨论,何平导演说:“红毯无过,影展亮色之地,答谢赞助商,满足奢侈雍华,引领时尚,展示风采,但要有门槛,谁都可以走就不对了。上影节应该收费,有片参赛者,正选展映者免费,其他开个高价,高到可以解决部分影展预算。你看他们还来不。现在就是一个免费的公关平台,PR也是要花钱的。”这样的看法,相信还是很具代表性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还是有很多路要走的,希望走出影响,走出风格,真正的走向国际!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