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小解惑:又是一年春节时…… – 分享日记

情感小解惑:又是一年春节时……

自3号那天在丈母娘家喝了碗腊八粥后,我就越来越感觉到春节的脚步临近了。我承认,这是一种心理习惯,更是一种从孩提时代就沿袭下来的条件反射。

特别是到了今天,我的这种感觉又越发强烈了起来,我似乎可以清晰地接受到已经无处不在的春节的信号,它是提着大包小包匆匆赶路的人群,是男女老少身上添置的喜气的新衣,是商场超市内置办年货的人群,是各大商家贴在商铺门口花花绿绿的海报,是孩子们的笑声,是老人们的翘首盼望,更是写在每个人脸上的那份吉祥的笑容……

又是一年春节时,这是全世界最多人共同拥有的一个节日,它从千年的尘埃中吞云吐雾地走来,走进千家万户,越上他们的餐桌,写在他们的笑容里,装进每个人的口袋里,融进每一句祝福的话语里,汇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里。

其实,盼望过年并不是孩子们的专利。我很庆幸今年已经而立的我,还仍然保存着这份喜悦、盼望和天真,甚至它们会严重到让我在每年的正月初八就开始每天做着减一的算术,而这种最简单的算术却伴着我一年年地成长成熟,直到今天我又把这个算术教给了三岁的女儿。

这么多年来,我始终认为过年最好的去处绝对是农村乡下,而农村乡下最吸引人的时候也只能是春节,尽管这个时候看不到春天生机盎然的农村田野,也品味不到农村秋天收获时的金黄,但这里却有每天闹腾不尽的热闹和散发不完的喜庆。每每腊八节一过,各家各户便忙着准备过年了,这种忙碌那可是实打实的行动:熬糖、蒸年糕、做酒糟、踩冻米糖、杀年猪、炒薯片、灌香肠,忙得不亦乐乎,所有的一切皆一个“吃”字了得。

不过,大家千万别以为农村人过年就只知道吃了,毕竟民以食为天,但吃只是一个方面。特别是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吃早就不是什么值得惦念的事了,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一个“玩”字。农村人玩起来是和城里人不一样的:这里不需要上网,却可以知道天南海北的事,新事趣事怪事那可是应有尽有,保管比网上来得更形象生动,因为它们是从一个个打工回家的人口中绘声绘色地讲出来的,而且是地道得在梦里都惦记的本地方言,那种韵味绝对是普通话和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这里也不需要电影院,小年一过各个村寨便相继轮番着摆起一米高的戏台子,那种民俗的吸人眼球的津津乐道的和让人笑得流眼泪的应有尽有;这里更不需要公园,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把门敞开着,连通在一起,每一个人都可以从彼此家中经过、逗留、笑谈、问候和打骂着,整个村子便形成了一处无处不荡漾着欢声笑语的公园,遇上天气好,三五七个人围坐在门前的打谷场上,一边晒着太阳,一边打着牌、搓着麻、吹着牛、弹着唱,那种惬意绝对让城市的公园感到形秽万分。

农村人过年讲的还是一个和字。每家每户为过年准备的点心,再少他们都会首先给邻居长辈们送上,剩下的才算是自家的,多就多吃,少就少吃,但万不用担心分给了别人而自家吃的东西就少了,因为保管这些日子村里的张嫂李婶赵妈会一个接一个地给你家送来年糕、冻米糖、酒糟……那些点心可比你自己家里的品种多得多,就算是自家有的,那也是不同的口味,吃到嘴里就是不同的喜庆了。试想想,那是多好的事情啊,以一种东西却换来了好几种甚至是上十种的口味,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那份相互都愉悦着对方的心情。

农村人过起年来,就好比城里人在年终的时候写工作总结,只是他们的写法不一样而已。城里人写总结用的是笔和电脑,坐在家里和办公室里;而农村人写总结用的是行动与言语,装在红包里融进对亲朋好友的祝福里。若是发现哪家今年年成不好,便会主动送上一份上门的问候,哪怕是三百五百的接济,讲究的还是一个情义和对来年良好的期盼。相反,若是村里有哪个人在今年发了点财,大家也自会毫不客气地相继续簇拥而至,送句喝彩要个红包,那也是再正常兴奋不过的事。而这些“行鸿运”之人便也会心甘情愿自发地为大家准备好的烟酒,请亲朋友好友来家中小聚,甚至是为全村人放上一两天的免费电影。

说实在的,不怕大家笑话,我还非常喜欢农村过年时,那种走村穿巷七大爷八大婶叫着的感觉,尽管我已经多年常年在外,村里的那些人早就不能认得,但我还是愿意大老远望着他们过来就这样爽朗地面带微笑地叫着,若是要用尴尬去形容那可绝对是大错而特错,因为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再纯正不过的亲情,呼唤声里面有着我无尽的童年记忆,记忆着我终身不能忘怀的农村和春节。

又是一年春节时,再过一个星期我又要打点行囊回农村老家了,我已经在压抑着兴奋和幸福在等待着……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