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揭开青少年性教育“红盖头”……
新闻提示
人之初,“性”本善吗?国庆长假期间,许多读者打来电话反映:“他们的孩子竟聚堆谈性的问题,作为家长不知如何控制。”记者想到,未成年人心理上的不成熟、性生理发育的困惑与躁动不安以及青春期“断乳”所蕴涵的危机,在外界的不良诱惑下,将会激发未成年人的性冲动,严重的还会导致性犯罪。正如家长们的呼吁,青少年的青春期性教育不可空缺,要形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合力。
青少年我们想尝“青苹果”的味道
25日,天蓝云白。
记者路过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区某家幼儿园时,碰巧听到了这样的对话“阿姨,为什么我不可以进女厕所?我想去看看,行吗?”一位五六岁左右的小男孩站在幼儿园女厕所的门口好奇地问女老师。
“不行啊,你是男孩子,是不能进女厕所的。”
“那为什么啊?”
“就是不可以啊,等你大了就知道了。”
没“断乳”的小男孩儿道出了一番欲要“窥探”的话,让记者吃了一惊。
记者带着这份惊奇,来到了一所位于仙台大街与卫星路交汇处的某学校。记者婉转地问一对在站点等车的少男少女:“你们了解性吗?”
“了解啊,怎么不了解,碟、网页上不是都有吗?”
“你们两人平时如何相处?”
“吃吃饭、逛逛街、看看电影、偶尔也去趟小旅馆,只要不出事,家长是不会知道的,不用问了,其实大家都是这样的,真的。”
“你们平时与父母们聊过这事?探讨过这方面的问题吗?”
“我也想问,可不敢问啊,他们可严了,还敢问这些!”小女生说:“和他们说?说什么?他们根本不懂我们的心!我记得小学六年级时,我好奇地问我爸,两个人在一起怎么才能生出小孩?我爸抬手就给我一巴掌,说我小小年纪,不学好,竟敢问这些问题。”
“我们只想尝尝花季里‘青苹果’的味道。”
小男生话语惊人。
有这样一组数据,省计生委对全省医疗保健机构的调查中发现,青少年意外妊娠占意外妊娠总数的29.6%,其中,最小的意外妊娠者只有14岁。
家长我们不应该“谈性色变”吧
深秋的云说变就变,转眼阴天了。记者在联合书城了解情况时与一位张女士进行了交谈。
“现在的孩子好奇心特别强,管起来太难了,特别是那方面的,有时看到电视上男女亲热的镜头,他就会问,我都不知如何回答他,只是敷衍了事,可他总缠着问。”
“那你给他买过这方面的书籍吗?”
“没有,我觉得他还小。再说,我也不知怎么跟他讲啊。”
“根据我们的了解,家长们很少和孩子谈,担心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时,孩子会被误导而走入歧途。”
在联合书城二楼青少年的读物区里,关于青少年性教育的书籍很少,记者只在一本《中国儿童人体学习百科》中找到了《我是男生》,《我是女生》和《我从哪里来》几篇文章,介绍的还比较全面。可是这里却冷冷清清没有读者。记者翻到那敏感的几页,婉转地问身边的一位女士,要不要给孩子买一本这样的书,可却遭到她的白眼,并说“你这人年纪轻轻的怎么这样!有病啊?”说完她就走了。
在某学校的门口,记者与一位预约的家长进行了沟通。
“是啊,我们真的是很犯难,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他们都太任性了,你不让我做,我就偏做,没法交流,真叫人很头疼。”
“我是来送孩子的,她都15岁了,可现在的孩子很不让人放心,她班的很多同学都谈恋爱了。”
“那你们平时在这方面和她交流,聊过吗?”
“怎么聊啊,我是她的父亲,她妈妈和她简单地讲过,她也不怎么听。你说现在的电视,网络,还有电话、手机短信,获取性知识的途径太多了,最令人担心的是有很多是不健康的内容。我们也挺犯难的。孩子越大越不好管。”说这些时,这位家长始终阴沉着脸。
学校在进行“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性教育
有这样的一组数据显示:在影响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的信息来源中,学校课堂只占4%,父母和周围同龄人的占到20%多,可通过书刊、影视网络占70%左右。
记者就此事,又来到我市的某小学采访。
一间教室里爆发的笑声吸引了记者,我们好奇地从后门向里张望,一个八、九岁大小的小男孩向老师问这是什么,女教师竟红着脸尴尬地站在讲台上,同学们都在小声地议论着,要不都把头埋在书里。
“这是怎么了?”记者纳闷地问到。
经过了解,这是他们在上生理卫生课,教生理卫生的老师经常遭遇这样的处境,所以都采取遮遮掩掩的教学方式,到青春期性教育的那一部分,老师简单讲讲敷衍一下,要不干脆就叫学生自己看。
一位年轻的任课女教师说:“怎么好意思讲啊,还有男生呢!”
“那你们是如何授课的啊?”记者问到。
“没有办法,我只有硬着头皮讲,要不就告诉他们把书翻到那页,自己看图,然后问他们明白了没有,有一些调皮的男生竟说不明白,就会出现刚才的一幕。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答,总是弄得我很尴尬。”
“原来是这样啊。”
“是啊,其实他们自己懂得很多,不用我们讲,现在的孩子什么不知道啊。”另一位老师说。
“就是,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他们说,书上的那点东西算什么啊,网上的还有图,比这全多了。”
“现在的孩子,真是叫人无可奈何啊,在性教育方面我们也没有办法。”一位年长的老师说。
经记者了解,现在大多数的老师还是采取“渗透”方式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幼儿园时孩子们懵懂的疑问,老师也只是说“等大了就会知道了”来解答,上学之后对异性更是彼此好奇,可是学校老师们的性教育却相对滞后,还要采取“犹抱琵琶半遮面”式的讲解。
可以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发展,也越来越趋向教育的本质,可是学校对青少年的性道德教育几乎是空白。小学阶段只开了“心理健康”这样的课程,而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安排,只占常规课的一个小章节,一周也只有一节课。我国的大教育家鲁迅曾说过:“要风化也好,是解放人性,普及教育,尤其是性教育,这也是教育者所当之事,收起来却是管监卑的禁卒哥哥的专门。”我们看到,青少年性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且犯罪呈低龄化趋向,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许多青少年性犯罪时不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造成的严重后果,稀里糊涂便堕入犯罪的泥潭。这是他们的不幸,更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悲哀。
社会多点关注,多点爱
在长春某科技城五楼,记者看到《妓女大扫荡》、《虐待处女》等黄色影碟就堂而皇之地摆在柜台上,买者也不乏年轻人。经记者观察,在一个小时之内,有五位买者,其中三个是中学生模样的男孩,他们竟然笑嘻嘻地说,这个片是新到的,没看过。走时还一再地嘱咐卖主,再来新片要给他们留着,然后把碟片夹到一些游戏碟中放到书包里。记者又来到附近的一些音像、图书出租店内,黄色碟片、淫秽小说等竟然和儿童的音像制品、读物摆在一起。虽然有关部门一再进行“扫黄打非”,可最为头痛的是,每次查缴后,“黄毒”又会卷土重来,防不胜防。
我们走访了黑水路上的几家小影吧,虽有些影片标注了禁止未成年人观看,可是谁又去禁止了呢?管理人员的一番话道出了缘由:“禁止?我们挣谁的钱去啊?就这帮学生才爱看呢,家里不让,这多好啊,没人管,还便宜。”
同时,随着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的涌来,青少年在网吧获取有益信息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无情地凸现。一些成人网站,甚至一些黄色网页,直接成为青少年性犯罪的导火索。
可以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为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欣喜的同时,我们看到一种忧虑也在悄悄蔓延,一个又一个的青少年在黄毒的诱惑下,把他们的人生投向罪恶的深渊。因此,整个社会是不是更应该对青少年性教育中存在的种种缺憾而反躬自省呢?我们不但要关注、更要以一个正确健康的方式去引导教育孩子。
专家早恋?早练!
记者就此事也采访了长春市心理医院首席专家、长春市卫生研究所所长郑晓华。
记者问到怎样看待青少年早恋问题,专家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13岁以后的青少年属于第二性特征、生理发育的一个阶段,对一些事很容易产生好奇的心理,就像人们学走路一样,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可社会都谈‘性’色变,过分的关注青少年异性之间的交往,使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很容易被破坏。‘恋’的本身是要有一定的社会角色和责任,在青少年当中,是不存在早恋的,只是单纯的感情,从某种角度讲是对异性的探索。‘练’就是要求在教育的基础上引导,这包括社会、学校、家长、还有一些专业机构的努力。郑晓华讲,青少年的性犯罪,就如同‘恋物癖’一样,是一种性心理的疾病,不能单纯的从法律和道德方面来看。”
其实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我们可不可以试着换一个角度,用“早练”一词来代替“早恋”。将中学六年理解为学生们在进入成年之前的一个“早期练习”阶段,练习如何与异性建立、保持、发展社会关系的能力,为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可以与各种关系的异性更融洽的相处打下基础。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