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小动态:未成年教育问题多父母不知咋教孩子……
新闻提示:近年来,独生子女居多的未成年人群体中,违法犯罪人数呈上升趋势;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趋势;犯罪的程度与性质却呈成人化趋势;还有些越来越凸显的现象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危害。有关专家经过深入分析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共性因素之一是情感失衡,道德情感缺失,心理障碍没有及时解决。这一现象“学困生”中有,“学优生”中也有。
孩子是未来,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略对孩子道德方面的教育,成了很多家长的“通病”。孩子的问题不容忽视,9日,长春市政协就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召开专题议政会。
问题篇二成中小学生有心理健康问题
据统计,长春市现有家庭207万户,其中未成年人140万人,20%左右的中小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烦躁、狂热等现象时有发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控能力差等几乎成了现在孩子的“通病”。与会专家指出:“父母、老师都不能一味用学分来衡量孩子成才与否,情感的失衡会让他们无意间成为道德缺失的人。”
家庭教育篇家长教育孩子存在三大问题
有关专家指出,孩子这些习性的形成与家庭的教育和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密不可分。
其一是教育理念上的问题。根据有关部门对100名未成年人家长的抽样调查,87%的家长没有专门学过家庭教育,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91%的农村家长认为,“自己自小没人教育,长大也能自食其力”。
其二是教育目标上的问题。家长普遍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上述抽样调查中,67%的家长首选孩子“成龙成凤”,选择“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的比例只占33%。家长过高的期望违背了未成年人的成长规律,严重影响了孩子完善人格的形成。
其三是教育方式问题。溺爱型、暴力型、包办型、冷漠型各有弊端,上述调查中,71%的家长都有过非理性的情绪宣泄,不切实际的表扬和批评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导致“破罐子破摔”或经受不了挫折、缺乏责任感。而包办型的家庭会让孩子形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度依赖的不良习惯。
家长要当孩子的“镜子”和朋友
有关专家指出,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和榜样,父母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思想品德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道德水准。家庭中应建立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亲子模式应从父母施动、子女受动转变为父母子女之间一种开放、双向的互动模式,家庭成员之间要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互相促进的关系,父母既是子女的监护人、保护者,也是孩子的伙伴和可信赖的朋友。
家庭教育篇5天学校教育不敌两天外来不良影响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文体活动空间严重不足,使部分学生流向了不健康的地方,由于不良社会教育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发生逃学、打架斗殴、偷窃、抢劫等现象。学校德育工作非常脆弱,5天的学校德育成果无法消除两天休息时接受的外来不良影响,这就是所谓的“5+2=0”现象。
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理和情感上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师生之间得不到平等和谐的交流;教师的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有限,德育与智育成了没有经过融合的“两张皮”。
长春中小学将设专职心理教师
关注未成年人成长,除环境、硬件建设得到改善外,还要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教师仅有真情实感是不够的,更要有专业素质。
长春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长春市超过18个班的学校必须配备2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8个班以下学校配备1名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也是从今年开始,适时推进中考改革,变只看分数录取为综合素质评定,变“一试定终身”为“多元化评价”;中考实行“两考合一”,将初中毕业生的学业考试与升学考试合二为一,减轻学生考试负担。
————
✅生活小常识|✅生活小窍门|✅健康小常识|✅生活小妙招✅情感口述故事
本文标题:
文章链接:club.fxplus.cn
文章来源:分享日记
友情链接:✅女娲导航 ✅恋爱之书 ✅健康笔记 商务笔记 ✅健康杂志 ✅分享笔记 ✅健康社区